美国1月PPI通胀也爆了!FED降息预期再遭打压
来源:财联社
在此前一天美国1月份CPI通胀加速上涨之后,市场周四又迎来了一个噩耗,美国另一关键通胀指标也在升温,这表明美国消费者可能将面临更高的物价,使美联储短期内降息的希望彻底落空。
具体来看,美国1月PPI年率录得3.5%,为2023年2月以来最大增幅,市场预期为3.2%。美国1月PPI月率录得0.4%,市场预期为0.3%。
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类别,1月核心PPI同比上涨3.6%,高于前值3.5%,也高于预期值3.3%;环比上涨0.3%,与预期值一致,低于前值0.4%。
PPI是从生产者的角度衡量通胀情况,反映了生产过程中所需采购品的物价状况。PPI的变动情况可以预测未来物价的变化状况,因此这项指标受到市场重视。
数据显示,整体PPI的上升主要是由于食品和能源价格的快速上涨所致,其中柴油价格较上月上涨了10.4%,鸡蛋批发价格惊人地飙升了44%。
经济学家常指出,食品和能源价格往往波动较大,容易受到短期或一次性事件(如恶劣天气、疫病、战争和供应链中断)的影响,比如禽流感导致近期鸡蛋价格大涨,这使得分析师在观察整体通胀趋势时,要剔除这些价格波动较大的品类,转而关注所谓的“核心”通胀指标。
然而,食品和能源价格并非只是统计学上的噪音,它们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回避的基本消费品。而低收入家庭由于食品支出比例较高,价格上涨对他们的冲击更大。
不过这份报告中也有一些利好消息,与医疗保健相关的一些成本有所下降,例如医生护理费用下降了0.5%。此外,国内机票价格下跌0.3%,经纪服务价格下跌2.2%。
NerdWallet的高级经济学家Elizabeth Renter表示:“生产者层面的通胀仍然很高,人们担心这种通胀最终会转嫁给消费者。”
Granite Bay Wealth Management首席投资官Paul Stanley认为:“周四公布的PPI强于预期,加上前一天CPI表现火热,共同印证了通胀在一月份强势回归。这使得美联储的利率路径更加清晰,目前降息的理由可以说为零。”
此前一天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数据显示,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,1月份CPI环比上涨0.5%,这是自2023年8月以来最大的环比涨幅,远高于经济学家此前预计的0.3%的温和涨势。
经济学家们指出,特朗普已开始实施的进口关税可能会加剧通胀。特朗普在总统竞选期间承诺,他将降低物价,然而他上台后的一系列政策都在推升物价。
相关文章
- 2025前瞻|两大能源机构下调今年石油供应过剩预期,油价全年怎么走
- 容大感光:截至目前,公司与中芯国际暂无合作关系
- 2月13日增减持汇总:华友钴业等2股增持 红墙股份等12股减持(表)
- 德债引领美债走高 特朗普称将宣布对等关税
- A股进入胜率最高交易窗口,章盟主常用席位最新买入股名单曝光!
- 马斯克要赔特朗普1000万美元 作为推特封号纠纷和解金
- 德意志银行经济学家考虑美国今年加息可能性:并非不可能,但“门槛可能较高”
- 燃料电池能源盘中异动 股价大涨5.12%报7.39美元
- 美国1月CPI数据公布 股指期货短线跳水
- 奇迹拉升!吃喝板块尾盘冲高,食品ETF(515710)收涨1.02%!机构:食饮板块有望迎来修复
发表评论
评论列表
-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,赶紧来抢沙发吧~